「文化中国行」“趣”中轴①|今天,听他们讲述中轴线的昨日与今时——
央广网北京8月28日消息(记者 吴佳怡)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11时15分,趣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中国轴①中轴昨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顺利通过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行中线成为中国第59项世界遗产。今天讲述今 自2012年国家文物局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提交世界遗产中心备案以来,听们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历经12载,趣期间涌现出许多自发推介中轴文化、文化北京文化,中国轴①中轴昨日守护这条最美中轴线的行中线老北京人。他们既是今天讲述今申遗保护工作的受益者、见证者,听们更是趣参与者、守护者,文化如今正共同讲述着北京中轴线的中国轴①中轴昨日昨日、今时与未来。 北京中轴线 图片来源:北京中轴线世界遗产申报文本 这条7.8公里的中轴线 他书写了20年 北京史研究专家李建平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今年70岁,儿时生活在安定门外的左家胡同、陈家胡同,常去安定门爬城楼,到孔庙、国子监一带玩耍。那时的他没有想到,未来自己将投入2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儿时所踏足的这条北京中轴线。 2004年,彼时身为北京市社科规划办研究员的李建平,正积极地投入到人文奥运的研究中。 “当时我经常去实地踏勘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建设,后来发觉它和北京老城的中轴线其实是在一条线上的。”李建平回忆,这一发现促使当时的他产生了一个想法——结合奥林匹克公园建设写一部关于北京中轴线的书。 2008年,李建平所著的《魅力北京中轴线》面世,受到外界关注。同年,他受邀在央视“百家讲坛”以“魅力北京城,韵律中轴线”为主题进行讲述。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北京由人文奥运转入人文北京建设。随着“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的启动,李建平又马不停蹄地对已有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将重点转向对中轴线文化内涵、历史沿革的解释,并对中轴线上面的文化遗产点做了详细介绍和价值阐释。李建平说:“这本书所呈现的内容,是为申遗期间的群众科普工作做准备。” 聆听:李建平科普为何要做好中轴线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 在“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开展的这12年来,李建平除了书籍出版,还发表了百余篇文章,积极参与到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等相关活动中。 这些年来,李建平已经记不清自己曾多少次行走在中轴线上,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细化,他越来越能感到“北京中轴线就是一座富矿,越挖越深,越研究越有味道”。 今年年初,李建平的新书《北京中轴线》上市,美术教师出身的他,还专门绘制了37张生动有趣的示意图,来引领读者进一步感受北京中轴线的魅力。 这次,他不仅要讲述中轴线的历史、建筑、文化,还要讲中轴线上的老字号、古树名木以及各种风云人物,讲这些年活态文化保护的新成果,讲早已融入自己人生底色的那抹文化自信。 寿皇殿雪景 得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他激动得一宿没睡 寿皇殿,是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之一景山的后部核心建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作为北京市少年宫在使用。62岁的银发导游刘延平因为小时候喜欢做无线电航模,所以经常到这里来,对这里感情颇深。 2013年11月,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寿皇殿的腾退工作正式启动,承载着老北京人儿时记忆的北京市少年宫也因此迁出。 2018年,寿皇殿历经多项修缮保护工作,终于向公众开放,展露新颜。之后,刘延平便多次故地重游,不断向游客介绍着寿皇殿的前世今生。 聆听:刘延平讲述寿皇殿的孝道文化 刘延平对老北京传统文化的这份热忱,也源自从小父亲的影响。2014年自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退休后,凭借自己的热情和不懈努力,考取了导游证,希望用更加专业的声音,为更多人介绍北京、宣传北京,向更多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月27日晚,得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消息,刘延平激动得一宿没睡,他感叹:“北京中轴线是我们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典范,每次我带领游客游览中轴线,就仿佛一次次走在巨龙的脊背上。咱们中轴线,一头朝着阳光似火的太阳,一头朝着冰天雪地的北极;一头朝着天边,一头朝着未来,而我们就身在其中,徜徉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之中,怎能不为之澎湃。” 申遗成功并没有停止刘延平对北京中轴线探索的步伐。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北京人以及拥有10年导游经验的老导游,最近刘延平又开始着手挖掘和整理中轴线上的红色故事,将红色文化、中轴文化和老北京文化相结合,期待通过自己专业的讲述更好地向游客展现北京中轴线的无穷魅力。 夜色下的南锣鼓巷 他们是见证者、受益者 更是参与者、守护者 如果说中轴线是城市的脊梁,那么错落在其中的胡同、四合院以及如今仍生活在其中的老北京人,则丰盈了城市的血与肉。 老北京人黄文秀是一位年近80岁的自媒体人,在她的朋友圈中置顶着这样一段话:我的乡愁寄托在一颗390岁的银杏树上,它伫立在国家大剧院南侧,所在位置就是当年的高碑胡同,我家四代人生活在那里,是我出生的地方。 这些年来,黄文秀自学拍摄和剪辑技能,在新媒体上记录北京中轴线上的“人间烟火气”:大隐于市的非遗传承人、天坛中的百年古树、老胡同中的风味儿美食、新社区中的互帮互助……在视频下面的评论区,总能引发老北京人的共鸣和新游客的好奇,大家也通过她的视角感受到世界遗产北京中轴线充满温情和实在的一面。 聆听:黄文秀讲述老一辈儿的胡同记忆 2023年底,全国首个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公众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支持引导机制(试行)》出台,鼓励公众对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开放、管理情况进行监督与反馈。 今年年初,首批30名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监督员上岗,84岁的齐吉祥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国家博物馆第一代讲解员、终身研究馆员,他已经研究、普及了中轴线文化30多年,如今仍不遗余力地通过进社区、进学校,把自己总结出来的中轴线精华内容讲述给更多的人。 如果说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的过程中,公众参与是重要的一环,那么在申遗成功之后,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当下,越来越多人参与到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中来。他们中既有像李建平、齐吉祥这样,对中轴文化内涵有着深入研究的专业人士,为各文物保护部门在专业监督管理服务方面提供有益补充;又有像刘延平、黄文秀这样,怀揣热情的“自来水”志愿者,助力培养和提升公众对北京中轴线传统文化的知晓度和认同感。 就像黄文秀常说的那样:“北京中轴线上的兴衰与变迁,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文明传承的生动见证。申遗成功,对我们来说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我们应该倍加珍视,让它光辉永在,传承千古。”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高考英语作文:提高健康的方法
- 玄幻:最强收徒,为师从不藏私
- 过去30年最差!曼联近8名主力门将数据对比 奥纳纳创新低
- 四年级写人作文:台风中的清洁工
- 初三化学上学期工作计划
- 滁州市:文明“夜市”聚民心
- 回归赛场!香港金牛官宣:前新疆球员唐才育加盟
- 变废为宝的一碗护眼汤:胡萝卜鸭架汤
- 庆“三八”公益市集开市 6
- 顶尖运动员“剑锋对决”!2024国际剑联花剑大奖赛将在静安举行
- 《三国志13:PK版》委托玩法技巧
- 小升初名词解释:特长生
- 春日打卡!美人梅、郁金香、18个小岛组成的巨幅花田……金山这个生态园开启视觉盛宴
- 过去30年最差!曼联近8名主力门将数据对比 奥纳纳创新低
- 《三国志13:PK版》重复刷智力攻略
- 小升初名词解释:特长生
- 揭晓!人形机器人半马完赛奖+专项奖发布
- Steam创始人都玩啥?G胖沉迷68%好评游戏 还要爆肝全结局
- 三年级想象作文:大树和小鸟
- “人类高质量”回合游戏?带妹骑条鱼去打架,蜀境传说真的好玩吗?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华南师范大学凌晨通报:钟某某、吴某经查涉嫌学术不端
- 9月1日起广州旅行社不得强迫游客消费
- 花城再聚首,盛会竞巅峰 2025宝可梦广州大师赛圆满落幕
- 加大力度打击电诈!中老缅泰外长非正式会晤讨论这些问题
- 湖北马术主力队员于程昊:马术让我坚韧善良 未来选择回馈母校武汉商学院
- 日媒年轻玩家游戏氪金意识调查 二成不氪玩不爽
- 天天下雨很烦发朋友圈的文案 雨天心情不好的短句最新
- 男子编造地铁猥亵案被侵害人与违法行为人相识,已被抓获
- 期待!八一飞行表演队将在非洲首次飞行演出
- 小升初英语作文:School information
- 初二读书笔记:《史记》读书笔记
- 对话邓卓翔:救火有挑战也是历练 我还谈不上少帅
- 厄瓜多尔西部发生袭击事件 造成至少11死9伤
- 美图秀秀怎么修图和加水印
- 我国海水养殖业不断向深远海、机械化、智能化转变 助力“耕海牧渔”挺进深蓝
- 观战台:利物浦或加冕英超冠军 巴萨迎扩大领跑优势良机
- 想念国外留学孩子的心情说说 想念远在异国他乡孩子的短句
- 草图大师安装使用介绍
- 有人冒充记者身份敲诈勒索财物?中国环境报社声明
- 我的未来计划 My future plan